“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总书记在回信中充分肯定了山东地矿局六大队在矿产勘查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阐述了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对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就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等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深入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明了方向,必将激励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努力为国家找大矿、找好矿,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踏破铁鞋行千里,叩敲大地绘新图。”这是对地质模范人物的写照,作为地质工作者,承担着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任,而他们往往只是默默无闻地穿梭于山林之中。
苦和累是我对于地质工作的初印象。最初接触到“地质工作者”这个名词是在大学老师的课堂上,从老师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眼前地质图上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是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足迹,他们不畏艰辛,早出晚归,攀山越水,只为探寻地质演化的规律,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带上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这地质工作的三件宝,再备些馒头之类的干粮,他们便毅然踏上了一天的征途,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滑倒和划破衣服在所难免,衣服鞋子上的泥土早就习以为常,还要时刻提防虫蚁蛇鼠,天黑了便在附近农家借住一晚,待天亮又开始工作,循环往复,日复一日,直到野外工作完成,而这往往要耗费好几个月的时间。地质工作的艰辛不言而喻,但地质工作者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人心生敬意,他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严和细是我在地质工作后对于地质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地质这门学科,可不只是研究岩石,生物演化、地表水、地下水、块体运动等等,只要是与之有关联的,都要有所探究。针对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我们要了解并熟悉其运动过程和作用方式,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定义要准确记忆,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工作中,我们白天在野外踏勘,晚上便在宿舍整理资料,踏勘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沿途的地形地貌变化,对于一些特殊现象要手绘素描图进行记录,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相关分析;绘制地质图和剖面图的时候要求认真仔细,不能进行任何擦改,一旦画错就要重来;地质点图标的圆圈大小,字体大小,图纸的折叠方式等,都有相应的要求。一丝不苟这个词,用来形容地质工作再合适不过了,这些看似苛刻的要求,其实反应了地质工作前辈们对于自己工作的高要求,要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乐与甜是我进入地质队工作后,对于这份工作意料之外的收获。在进入地质队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我认识到地质工作在社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还是矿产勘查等等,都与地质工作息息相关。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是对自我价值的最好体现,这份成功的喜悦无可替代。单位里的领导和同事都很随和,对我们关怀备至,让我们得以尽快转换角色,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在野外工作的时候,我不仅能增长见识,还能够欣赏自然风光,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同时又可以锻炼身体,结识更多工作伙伴,可谓获益良多。
能够成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工作者大力弘扬优良传统、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等提出了期望要求,这为我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今地质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我们会在继承地质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积极探索出响应新时代号召、适应自身发展的道路,我也要加强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为地质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九三二队 曾奕康